可能性教案

时间:2025-05-24 16:45:38
精选可能性教案集锦8篇

精选可能性教案集锦8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可能性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可能性教案 篇1

复习目标

1、 经历猜测、试验、收集与分析试验结果等活动过程。

2、 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区分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3、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能列举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复习内容

一、基础知识填空

1.在一定条件下,肯定会发生的事情称为 必然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情称为 不可能事件 ;必然 事件与 不可能 事件都是确定 的;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的事件称为 不确定 事件。

2.在“转盘游戏”中,哪个区域的面积大,则指针落到该区域的 可能性 大。

二、典型例题

例题1: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不确定事件?

(1)一年有12个月; (2)掷一枚一元硬币,停止后国徽朝上;

(3)明天要下雪; (4)1/4周角=1直角;

(5)任意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奇数;(6)小明的生日是2月30日;

(7)一条鱼在白云中飞翔。

分析与解:(1)、(4)是必然事件;(6)、(7)是不可能事件;

(2)、(3)、(5)是不确定事件。因为(6)中2月只有28天,不可能有30日,所以是不可能事件。

注意:在判别事件是确定还是不确定,关键是根据一定的条件弄清它是一定会发生或一定不会发生,还是无法肯定它会不会发生。

例题2:医院的护士给病人注射青霉素类药水时,要先做皮试。但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只有大约千分之一的人对青霉素过敏,但护士为什么每次都这样做呢?这样做是不是多此一举?

分析与解:青霉素过敏的可能性只有千分之一,但它总是有可能发生的,我们不能确定每一个注射的病人都不会过敏,因此“青霉素过敏”这一事件是可能事件。为了每位病人的生命安全,一定要先做皮试,此种做法不是多此 一举。

注意:“不太可能事件”虽然可能性很小,但它仍有可能发生。

例题3:一只蚂蚁在如图所示的一块地板上爬行,这块地板由黑白两种不同颜色外其它完全相同的地砖铺成,爬行一段时间后,蚂蚁停在哪种颜色地砖上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分析与解:

因为白色的块数是10,黑色的块数是6,白色区域的面积大,所以蚂蚁停在白颜色地砖上的可能性大。

注意:有关可能性问题,有时可通过比较各种区域所占面积的大小来确定。

例题4:袋中有4只红球、2只白球、1只黄球,这些球除了颜色以外完全相同,小华认为袋中共有三种不同颜色的球,所以从袋中任意摸出一球,摸到红球、 白球、黄球的可能性一样大,小强认为三种球的数量不同,摸到红球、白球、黄球的可能性肯定也不同,你认为谁说的正确,并说明理由。

分析与解:

注意:此题中摸到各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小只与该球的颜色有关,与该球的大小、形状等其它因素无关。

三、课时

1、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不确定事件,并能用“不可能”、“有可能”、“几乎不可能” 等词语描述它们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初步学会求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3、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与同伴充分交流的良好学习方式。

四、课外作业

可能性教案 篇2

学具准备:

学生学具:

1、每组一盒 3红3白(号盒子2红2黄2白,号盒子5白1红,发给左侧两小组)

2、分好6个小组,按坐的顺序定好1-6号,中间一人组长,培训组长、示范摸球。

教师学具:

1、四个硬纸板盒子(其中13号打印,塑封;还有一个用作放球用);三块黑卡纸;4红4黄4绿吸铁石。

2、教师有3个盒子,一号1白1红1黄(例题演示),二号7白(备10白1红),三号4红3黄(用作猜球练习)。

3、备红粉笔1支,确认磁性黑板,在黑板上布好点,放好12个吸铁石。

教学过程:

一、摸球

师:同学们一定在想,今天给我们上课的怎么是杨老师?不过,杨老师上课可不空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盒球礼品,想不想看看?

生:想(很兴奋)

师:咱们看看。(满面含笑摸出一个球,高举这是一个),

生:齐答:黄球

师:(放进去再摸出一个),里面啊还有(生接:白球),还有(生接:红球)

师:(欣喜)这红球漂亮吗?(漂亮)想要吗?(想)

师:这红球可不是心里想要就要得到的,我得把这几种颜色的球放在一个盒子里,让小朋友们去摸,如果你摸到红球,就把它送给你,想不想试试?

生:(斩钉截铁)想

师:现在,老师这儿有三个盒子,都装了些什么球呢,瞧(贴,这是1号盒子,这是2号盒子,这是3号盒子)现在,如果你特别想从盒子里摸出一个红球,你会选择到几号盒子里去摸?1号、2号还是3号?

生1:第3个,生2:第3个,生3:第3个。

师:想摸3号盒子的举手。哇,你们都想摸第3个盒子?奇怪,为什么你们都选3号?

生:因为3号盒子全部都是红球。

师:追问:全部是红球怎么了呢?

生1继续:随便摸哪个球都是红球。 生2:先摸哪个球都是红球。

师:都这么想吗?还有补充吗?是呀,盒子里全是红球,任意摸一个,会怎么样啊?(贴一定摸出红球:数学上,我们可以说)

可能性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根据可能性事件与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关系能设计合理的游戏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掌握可能性的意义,用分数表示等可能性

难点: 能设计合理的游戏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白球、黄球、硬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玩个比赛好吗? 这里有三个盒子,盒子里都装有了6个球,老师想跟同学比赛,看谁能摸得到白球,比比谁的运气好(老师盒子里装6个白球,学生的一个装6个黄球,另一个盒子里装了3个黄球和 ……此处隐藏4292个字……,出示各种地板模型及规格。(40×40,50×50)

二、联系实际,小组讨论计算。

1、出示卧室地面的平面图,并介绍地面的长和宽,分别是长5米,宽4米。

2、师指定50×50这种规格,让学生计算需要此种规格的地砖多少块。

(估计学生都用“客厅地面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所需地砖的块数”这种方法计算)

50×50=2500(平方厘米)=0.25(平方米)

5×4=20(平方米)

20÷0.25=80(块)

80×8=640(元)

师指定40*40这种规格,让学生计算需要此种规格的地砖多少块。

40×40=1600(平方厘米)=0.16(平方米)

5×4=20(平方米)

20÷0.16=125(块)

125×5=625(元)

通过计算用40*40地转铺地更省钱

三、活动小结,发散联想

师:通过本节活动课你受到什么启发?在日常生活中(或在布置装饰家居时)还有哪些方面的计算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板书设计:

估计学生都用“客厅地面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所需地砖的块数”这种方法计算)

50×50=2500(平方厘米)=0.25(平方米)

5×4=20(平方米)

20÷0.25=80(块)

80×8=640(元)

师指定40*40这种规格,让学生计算需要此种规格的地砖多少块。

40×40=1600(平方厘米)=0.16(平方米)

5×4=20(平方米)

20÷0.16=125(块)

125×5=625(元)

通过计算用40*40地转铺地更省钱

可能性教案 篇8

学生在前几册教材中初步学习了收集、记录、分类整理信息以及用简单的表格或涂颜色的方块表示统计的结果,还在摸彩球、玩转盘、抛圆片等活动中初步体会了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并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本单元继续教学可能性,让学生体会事件中各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有时是相等的、有时是不相等的,学会用经常偶尔机会是相等的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在教学可能性的时候,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统计知识,进一步提高统计能力。把可能性的教学与统计方法密切结合是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一大亮点。

1、第90~91页教学等可能性,即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各种情况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

例题让学生玩摸球游戏,口袋里装了红球和黄球,这两种颜色球的个数相等,让学生在摸球活动中体验摸到红球的机会与摸到黄球的机会是相等的。例题首先明确游戏方法每次摸1个球,摸出以后把球放回口袋,一共摸40次。然后明确记录方法把每次摸到的颜色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在《摸球结果记录表》里,摸了40次以后,分别统计摸到红球、黄球的次数,填入《摸球结果统计表》里。例题还通过四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任意摸1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估计一下,摸的40次里红球和黄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统计的结果和你的估计差不多吗你发现了什么

为了保证游戏结果的客观性,教学时要注意六点。

(1) 每次任意摸1个球。学生应该在看不到球的颜色的情境中随意摸;把摸出的球放回口袋后,要用力把口袋抖动几次,使不同颜色的球在口袋里随意分布。

(2) 摸的次数要多。因为摸的次数越多,摸到两种颜色的次数越可能接近。如果摸的次数太少,就不容易显示出可能性是相等的。例题要求摸40次,教学时只能多于40次,不能少。

(3) 估计红球和黄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时,要让学生在口袋里的红球和黄球个数相同的现实情境下,联系经验思考,不但要估计两种颜色的球可能各摸到的次数,而且说说为什么作出这样的估计。

(4) 要指导学生记录。每次摸得什么颜色的球要随时记录,游戏结束后才能统计。学生以前用画的方法记录,现在用画正的方法记录,应该对学生讲讲画正字的方法,并让他们体会这种记录的好处。

(5) 要组织学生交流。每组学生摸的40次里,一般不会两种颜色的球各20次,会一种颜色的次数稍多一些,另一种颜色的次数稍少一些,个案不容易反映出可能性相等。只有在各组的交流中,在对众多个案的观察分析中,学生才能从两种颜色的次数差不多,体会机会是相等的。

(6) 要组织学生反思。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为什么摸到的红球和黄球的次数差不多,并找到原因口袋里装的红球与黄球的个数是相等的。

2、第92~93页教学事件发生的过程中,有些情况出现的机会多,有些情况出现的机会少,即可能性有大、有小。

例题仍然让学生玩摸球游戏。口袋里装了3个黄球和1个红球,两种颜色球的个数不等。每次任意摸1个球,及时记录球的颜色,摸了10次以后统计哪种颜色的球摸到的次数多一些。游戏方法和数学思考与等可能性的例题基本相同,数学思考的线索仍然是现实情境猜想实验验证猜想分析原因。记录信息采用统计图,教材提供了两种统计图,左边一种是前几册中用过的方块图,右边一种把方格连成了条形,学生可以任选一种记录。通过这里两种记录的图,引导学生从认识的方块图过渡到认识条形图。

游戏后组织学生交流要抓住三点。

(1) 从结果想原因,体会可能性有大、有小。各组摸球的结果都是摸到黄球的次数多,摸到红球的次数少。要让学生想想、说说为什么。

(2) 把两种统计图进行比较。围绕右边的统计图是怎样画的、表示什么意思,两种统计图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等问题让学生讨论,实现从方块图到条形图的过渡。

(3) 把可能性相等与可能性不相等作比较。两道例题都是摸球,为什么前一道例题摸到黄球的次数与红球差不多,后一道例题摸到黄球的次数比红球多得多,让学生自己找到原因。

3、两道例题的后面各有一次想想做做,都是两道题,两道题的思维方向虽然不同,但都能帮助学生加强对可能性的体验。

其中第1题通过抛小正方体继续体会例题教学的可能性相等与可能性有大有小。第2题运用对可能性的认识先按照预设的结果在布袋里放铅笔,再通过摸铅笔活动验证有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从而进一步理解可能性相等和可能性有大有小。

练习九第1~3题分别联系天气情况、玩转盘以及生活中的事情引导学生用经常偶尔 可能性相等等词语形象地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4、第96~97页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摸牌和下棋游戏中继续体会可能性相等与可能性有大有小。

摸牌游戏,从四种花色的牌摸到的次数差不多,到红桃花色的牌摸得的次数比其他花色的牌明显多,能使学生感受由于条件变化会引起可能性的变化。

下棋游戏的规则比较复杂。正方体上涂红色的面比涂黑色的面的个数多,红色面朝上在棋盘上走的格子比黑色面朝上走的格子少,最后结果是拿红棋的人经常获胜。分析原因,学生能从中获得很多感受,对可能性的大小有更多体会。

《精选可能性教案集锦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